三十六计

微信读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第一套 胜战计
第一套为胜战计,是指即使自己处于优势,亦不可有胜算在握的高枕无忧之心。
因为瞬间的疏忽往往会招致失败。所以在顺境中仍应慎重谋求策略,以达到成功之目标。

# 第二套 敌战计
第二套为敌战计,原意是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的形势下所施的策略。
其实是不管双方兵力如何,用计谋迷惑敌人,使敌人上我之圈套而乘机消灭之。

# 第三套 攻战计
第三套为攻战计,是专门用于筹划谋攻的。
进攻与防御是一对矛盾,相反相成。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 第四套 混战计
第四套为混战计,是专门应付战争中的混乱局势的。(处于不分敌友、军阀混战态势之计谋)
动为阳,静为阴;乱为阳,治为阴。所以镇静和秩序,是乱中取胜的诀窍。

# 第五套 并战计
第五套为并战计,全是用来对付友军的。
在封建兼并战争中,友军就是潜在的敌人,故而列强常乘友军与自己同仇敌忾,并肩作战时,突然下手消灭或吞并友军。
并战计中都是些阴毒之极的反常之举,所以与同盟国联合作战时,仍不可对其掉以轻心。
必须确保己方的领导权并表现出卓越的统率力。亦即不论对方是敌是友,皆不可让对方有机可乘。

# 第六套 败战计
第六套为败战计,是在战败或处于极劣的情况下所用的计谋。
反败为胜,变劣为优就需要在面临生死关头时,即使到最后仍不能轻言放弃。
有斗志即有希望,历史上因扭转劣势而赢得胜利的例子比比皆是。时机未到绝不逃脱。
上述即为反败为胜的关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瞒天过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本指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天知道就过了大海。形容极大的欺骗和谎言,什么样的欺骗手段都使得出来。

【原文】
备周则意怠;
常见则不疑。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文】
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
平常见惯了的事体,就不容易引起疑心。
大凡阴谋藏在阳光之内,好像胸怀坦荡,光明正大似的。一些隐秘的,机密性的东西,从来就不暴露在外面。
再光明正大的人是如此,再温柔可爱的人也是如此。

围魏救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攻打集中的正面之敌,先用计谋分散他的兵力,然后各个击破。
与其主动出兵攻打敌人,不如迂回到敌人虚弱的后方,伺机歼灭敌人。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齐国以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领兵八万援助赵国。
孙膑趁魏国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都城,本土兵力空虚,带兵向魏国的都城大梁扑去。
魏军闻听老巢起火,急忙回军救援,齐军于桂陵伏击魏国军队,魏军大败,邯郸之围遂解。
(本计史实最初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借刀杀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原文】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
=> 在敌人已经明确,而朋友仍未确定的情况下,应吸引、引导朋友站出来杀敌,不要自己去出力。
敌我悬殊,这是很明白的。
如果单方面作战,显然对自己不利,盟友到现在还未作决定参战,怎么办?
假使设法运动盟友,并指引它先去作战,打头阵,自己做它的后盾,那它极可能先受到重大损失。
同样,自己要是引兵作战也会遭到重创。可是我们只能先顾及自家的利益。因此,发动盟友时,这个剧要演得好。

以逸待劳

1
2
3
4
5
6
7
8
=> 指作战时不首先出击,养精蓄锐,以对付从远道来的疲劳的敌人。

【原文】
困敌之势,不以战;
损刚益柔。

【译文】
要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是直接出兵攻打,而采取“损刚益柔”的办法,令敌由盛转衰,由强变弱。

趁火打劫

1
2
3
4
5
6
7
=> 本指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东西。现比喻乘人之危,捞一把。

【原文】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文】
敌方出现危难时,就要趁机进攻夺取胜利。这是强大者利用优势,抓住战机,制服弱敌的策略。

声东击西

1
2
3
4
5
6
7
8
9
=> 指表面上声言要攻打东面,其实是攻打西面。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人乱得像丛生的野草,意料不到所要发生的事情,这是《易经》萃卦中所说的那种混乱溃败的象征。
因此,要利用敌人不能自主的时机去夺取胜利。

无中生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本指本来没有却硬说有。现形容凭空捏造。

【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
用假象欺骗敌人,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巧妙地由虚变实。
也就是说,开始用小的假象,继而用大的假象,最后假象突然变成真相。

无中生有一计的哲学味道比较浓厚。
《道德经》第四十章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战国时张仪带着厚礼拜见楚怀王,说秦国愿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送与楚国,希望楚国和齐国断交。楚怀王利欲熏心地答应了。
之后齐楚断交张仪却赖账,怀王大怒。发兵攻秦。秦齐趁势结盟,楚军大败,楚怀王剖地求和。

暗度陈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后多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

【原文】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
故意暴露我方的行动,以牵制敌人在某地结集固守,然后我方迂回到敌人的背后发起突袭,攻敌不备,出奇制胜。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
“(汉王)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
元朝无名氏的杂剧《暗度陈仓》第二折有“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之句。

隔岸观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隔着河看对岸的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予援救而在一旁看热闹。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
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
在敌人内部矛盾激化、分崩离析之时,我方应静待地方形势的恶化。
届时,敌人横暴凶残,相互仇杀,必将自取灭亡。
我方要采取顺应的态度,然后见机行事。

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
赵国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秦相范雎,向他指出白起很快就要代替他的位置了。
范雎于是施计策离间了秦王和白起的关系,秦王最后处死了白起。赵国隔岸观火,除去一害。
=> (2023-05-19 15:38:59 秦将歼赵四十万,后赵去秦曰:将欲替王。王听后杀之,赵隔岸观火。)
=> (2023-05-19 15:57:25 鹬yù蚌bàng相争,渔翁得利)

笑里藏刀

1
2
3
4
5
6
7
8
9
10
=> 比喻外表和气而内心阴险。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
刚中柔外也。

【译文】
设法使敌方相信我方是善意友好的,从而对我方不加戒备。 我方则暗中策划,积极准备,伺机而动,不要让敌方有所察觉而采取应变的措施。
这是一种暗藏杀机、外示柔和的计谋。
=> (2023-05-19 16:00:50 让我想起了,钓鱼要戴头盔)

李代桃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原指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原文】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译文】
当局势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时,应该以牺牲局部来换取全局的胜利。

《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 (2023-05-19 16:10:40 代人受过 或 兄弟互相帮助)
=> (2023-05-19 16:05:15 曹操缺粮,借头压军心)

顺手牵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顺手就牵了羊。比喻不费劲,乘机便得到的。现多指乘机拿走人家东西的偷窃行为。

【原文】
微隙在所必乘;
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译文】
敌人出现小漏洞也必须乘机利用。
再微小的利益,也要力争获得。
变敌人的小漏洞为我方的小胜利。

打草惊蛇

1
2
3
4
5
6
7
8
9
=> 打动草惊动了藏在草里的蛇。后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动不谨慎,而使对方有所觉察。

【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
复者,阴之媒也。

【译文】
发现可疑的情况就要弄清实情,只有在侦察清楚以后才能行动;
反复了解和分析敌方的情况,是发现阴谋的重要方法。

借尸还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迷信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可附着于别人的尸体而复活。后用以比喻已经消灭或没落的事物,又假托别的名义或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
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译文】
凡是那些看上去很有用的东西,大家都会加紧争夺,往往不容易驾驭而为自己所用,因为会和太多人发生冲突,在争夺中胜出的概率不大。
而那些看似没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反而要主动加以利用。
那些看似已经没有用的人和物会因为受到重视,把主动权交到自己的手上,所以你要抬举于他,就是他有求于你,不是你有求于他。
=> (2023-05-19 16:41:43 借尸还魂原意指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调虎离山

1
2
3
4
5
6
7
=> 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比喻为了便于行事,想法子引诱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原文】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连。

【译文】
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把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欲擒故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要捉住他,故意先放开他。比喻为了进一步的控制,先故意放松一步。

【原文】
逼则反兵;
走则减势。
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
需,有孚,光。

【译文】
如果把敌人逼得无路可走,它就会拼命反扑。
让敌人逃路则可消减他的气势。
对逃跑之敌要紧紧跟随,不能过于逼迫,借以消耗其体力,瓦解其斗志。等到敌人士气低落、军心涣散时再去捕获它,这样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流血牺牲。
总之, 不进逼敌人,并让其相信这一点,就能赢得光明的战争结局。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曰: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道家始祖的这一段论述始终是中华文化重要特色。
就像足郑庄公要除掉自己的亲弟弟,就对他的恶行不加约束。
刘备怕诸葛亮有朝一日会造反,所以索性献给他这个权力一样。

抛砖引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以自己的粗浅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见解。

【原文】
类以诱之,击蒙也。

【译文】
用类似的东西引诱敌人,使敌人懵懵撞撞地上当受骗。

抛砖引玉的典故来源于唐代常建的一首题壁诗《题破山寺后禅院》。
传说常建十分仰慕同时代的大诗人赵嘏的诗才,他一直想看看赵嘏作诗的样子。
有一次他听说赵嘏游览灵岩寺,就先一步赶到灵岩寺,在寺庙前墙显眼的地方题了几句诗:“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明显是一首没有完成的五言律诗,赵嘏来到寺中一抬头看见这半首诗,就诗兴大发,于是便接了下去:“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当时的人都认为续诗比原作更好,所以认为常建的做法是“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作战要先擒拿主要敌手。比喻做事要抓关键。

【原文】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摧毁敌人的主力,擒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
就好像龙离开了大海到陆地作战而面临绝境一样。

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可见对于这种战术的认识很早。
西周时,周昭王两次征伐楚国,都有所斩获。楚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对付周王,他们制造了一艘华丽的战船,并且故意让周王俘获了这艘战船。
这艘战船是如此的出众,以至于除了周王本人谁也不配乘坐。
但是就在周王坐这条船过汉水的时候,船体突然土崩瓦解,原来船是用胶粘起来的,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泡开。周军遭到追杀,一蹶不振。
=> (2023-05-19 17:04:04 这特么周王脑袋想爆炸也想不到是个坏船啊。)

釜底抽薪

1
2
3
4
5
6
7
=> 从锅底抽掉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原文】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译文】
不直接面对敌人的锋芒,而是间接地瓦解敌人的气势,也就是说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转弱为强。

浑水摸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比喻趁混乱时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作“混水摸鱼”。

【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
随,以向晦入宴息。

【译文】
趁敌人内部混乱之际,利用其虚弱而无主见的条件,
要见机而动,就像天黑应该睡觉一样。

浑水摸鱼的战术由来已久,但是这个具体说法的提出却不可考证。
公元前6世纪希腊寓言家伊索的《伊索寓言·渔夫》曾经记载过浑水摸鱼的故事:
一个渔夫的捕鱼方式很奇特,先在一面拦河张网,然后搅动水体让鱼群受惊,有些鱼就撞进网里。
有人怪他把水搅混了,大家不能饮用,他却说:“不把水搅混我就捕不到鱼,捕不到鱼我就得饿死,饿死也是大事情。”

金蝉脱壳

1
2
3
4
5
6
7
8
9
=> 蝉变为成虫时要脱去幼早的壳。比喻用计脱身。

【原文】
存其形,完其势;
友不疑,敌不动。
巽而止蛊。

【译文】
保持原来的面貌,保持原有气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不敢轻举妄动,事情就会顺利进行。

关门捉贼

1
2
3
4
5
6
7
8
=> 关起门来捉进入屋内的盗贼。

【原文】
小敌困之。
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
对付小股敌人,要围困起来将其消灭。如果让他们走掉,便极不利于我方追击。

送交近攻

1
2
3
4
5
6
7
8
9
=> 结交离得远的国家而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秦国用以并吞六国,统一全国的外交策略。(也做“远交近攻”)

【原文】
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
上火下泽。

【译文】
由于受到地理条件和战场态势的限制,攻击近处之敌对己有利,攻击远处之敌对己有害。
火焰是向上蹿的,泽水是向低处流的,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莫不如此。

假道伐虢

1
2
3
4
5
6
7
8
9
10
=> 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
=> 虢 guó

【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
困,有言不信。

【译文】
夹在大国之间的小国,受到大国的胁迫,我方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
对于处于困境的国家,只有空话而无实际援助,是不能取得信任的。

偷梁换柱

1
2
3
4
5
6
7
=>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狸猫换太子)

【原文】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译文】
频繁地变动敌人的阵容,抽调开敌人的精锐主力,等待它自行败退,然后趁机取胜。这就好像拖住了大车的轮子,也控制了大车的运行一样。

指桑骂槐

1
2
3
4
5
6
7
8
9
=>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借题发挥,指着这个骂那个。

【原文】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译文】
强者领导弱者,要用警告的办法来诱导他。
威严适当,可以获得拥护。手段高明,可以使人顺服。

假痴不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假装痴呆,掩人耳目,另有所图。
=> 兵者诡道也,扮猪吃老虎的事情从不缺少实践者。

【原文】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
静不露机,云雪屯也。

【译文】
宁可假装糊涂而不采取行动,也绝不假冒聪明而轻举妄动。
要沉着冷静,不露出真实动机,如同雷霆掩藏在云后面,不显露自己。

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段故事,就是典型的假痴不癫。
刘备早已有夺取天下的抱负,只是力量太弱根本无法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抗衡,所以在进入了朝廷之后每日只是饮酒种菜,不问世事。

上屋抽梯

1
2
3
4
5
6
7
8
9
=> 上楼以后拿掉梯子。借指与人密谈。也用以比喻怂恿他人,使其上当。

【原文】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当也。

【译文】
故意露出破绽,使敌人觉得有利可图。诱使敌人深入我方阵地,然后切断其前应后援,使其陷入绝境。
敌人贪图不应得的利益,必遭祸患。

树上开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比喻将本求利,别有收获。语出《荡寇志》。
=> 树上开花是由“铁树开花”转化而来,原意为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发生了,比喻百年不遇的事情。
=> 三十六计中的树上开花是一种人为制造声势以慑服敌人的一种计谋,尤其指借助别人的声势提高自己的声望。

【原文】借局布势,力小势大①。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②。

【译文】
借助某种局面或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也能做出强大的样子。
就像是鸿雁是普通的水鸟,但是它的羽毛做成了祭祀用的礼器,立刻就身价不菲,变成了庄重场合上的东西。

张飞虚张声势退曹军
张飞的威名天下皆知,但是他也是粗中有细的一个人,有的时候绝对称得上是有勇有谋的大将。
208年,曹操领兵南下进攻荆州,兵锋直达宛城,刘备只能率荆州军民退守江陵。
由于老百姓跟着,撤退的人多达数十万,刘备不忍丢弃百姓,所以每天只能行军十里。
曹兵得知刘备行军缓慢,立刻以精锐骑兵追到当阳长坂,刘备的部队仓促迎战顿时溃败,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乱军中失散。
刘备只得狼狈败退,并令张飞断后,但是张飞只有二三十个骑兵,根本禁不起曹操骑兵的冲击。
如何拦截曹操追兵?张飞命令骑兵退守到长坂桥后的树林里,砍下树枝绑在马尾上,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
张飞一人骑马挺着丈八长矛威风凛凛站在长坂坡上。不一会曹操追兵陆续赶到,见张飞独自骑马横矛站在桥中,又看见桥东树林里尘土飞扬,猜测树林之中定有伏兵,于是不敢前行,张飞主动挑战,曹军不明底细只好后撤。
张飞趁此机会拆掉了河上的桥,安全撤离战场,这是典型的“树上开花”之计。

反客为主

1
2
3
4
5
6
7
=> 本是客人却用主人的口气说话。后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

【原文】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译文】
把握机会安插自己的势力,控制敌人的要害,循序渐进不要打草惊蛇。

美人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以美女诱人的计策。

【原文】
兵强者,攻其将;
将智者,伐其情。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
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
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
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
敌人将领斗志衰弱,部队就会士气低落,其势头必定自行萎靡。
利用敌人弱点来控制,就可以保存自己的实力。
=> (2023-05-19 19:01:06 吕布大将英勇过人败于貂蝉)

空城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 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 (2023-05-19 19:15:23 诸葛亮的空城计)

【原文】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
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译文】
如果兵力空虚,就故意显示出更加空虚的样子,使敌人在疑惑之中更加疑惑。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策略会奇妙莫测。

反间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 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或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的计策。后指用计谋离间敌人引起内讧。
=> 《孙子兵法·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

【原文】
疑中之疑。
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译文】
在敌人给我方布置的疑阵中再反设一层疑阵,让敌方的奸细感到我们对他亲密无间。
然后敌方的间谍传递假情报,因为假情报来自我们内部,便不会导致被怀疑。

苦肉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
=> (2023-05-19 19:21:33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原文】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
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xùn也。

【译文】
人们通常不会自己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
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计得以成功。
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做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以真乱假。
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连环计

1
2
3
4
5
6
7
8
9
=> 汉末董卓专权,王允设计,先许嫁美女貂蝉与吕布,后又献给董卓,以离间二人,致使吕布杀死董卓。后用以指一个接一个相互关联的计策。

【原文】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译文】
敌人兵力强大时,就不要去硬拼,应当运用计谋使他们自我牵制,借以削弱它的力量。
主帅如能巧妙地运用计谋,克敌制胜,就如同有天神相助一般。

走为上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指战争中看到形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时就逃走。现多用于做事时如果形势不利没有成功的希望时就选择退却、逃避的态度。

【原文】
全师避敌。
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译文】
全军退却,避开强敌。
虽退居次位,但能免遭祸殃,这不违背正常的用兵法则。

【评析】
三十六计洋洋大观,走为上看似简单,实则不然。
其难有二:
- 一在不愿走,比如项羽不肯过江东,于是被大卸八块邀功请赏。所以不是谁都能走,有企图心、有忍辱精神的人才能走得开。
- 二在走得了,不会被乘势掩杀。走的目的在于保留实力,如果被对方追亡逐北,全军覆没,和没走并没有区别。所以要走得机巧,走得让对手不敢追也追不上,是为善走也。

【日期标记】2023-05-19 19:43:21 以上同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