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大洋,中国为什么能访问美国的网站?

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国内我们能上网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我们是如何能访问到外国的网站的呢?就拿美国来说,美国与我们相隔一个大洋的距离,我们是通过什么方式连接到了美国的网站上呢?难道是空中传输?通过卫星?接下来这篇文章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上网。通过上网,我们可以随时和世界各地保持联系,进行信息交换。

而我们上的这个网,就是互联网(Internet)。Internet之所以是inter+net(网络与网络相连的网络),而不是Intranet(网络内部的网),就是因为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而海底光缆,就是保证全球各大区域网络之间能够互联互通的主动脉。

实际上,海底光缆的诞生时间并不算长。世界上第一条海底光缆,是1988年建好的,连通欧洲和美国,全长6700公里。这条光缆含有3对光纤,每对的传输速率为280Mb/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海底电缆诞生时间就很悠久了。1850年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了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到今天,已经168年过去了,比电话的发明还早。

这百多年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进入了信息技术时代,已经完全无法离开数据和数据通信。

而目前,全世界超过90%的跨国数据传输,都由海底光缆承担。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全球的海底光缆总长达90万公里,可绕地球22圈。

(1)中美海底光缆系统(CH-US)它连接亚洲和北美洲的中美海底光缆系统,是之前重要的国际光缆之一,全长约30000公里,共有9个登陆站,中国的登陆站分别为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其他登陆方还有日本、韩国、美国和中国台湾。该系统的传输速率为2.5Gb/s x8个波长,共有四对光纤组成,采用具有自愈功能的环型网络结构。

(2)简单的说,海底光缆铺设就是把光缆放在海底光缆敷设船上,然后船慢慢开动的同时把光缆平铺沉入海底。

(3)具体来说,光缆铺设主要包括光缆路由勘查清理、光缆敷设和冲埋保护三个阶段。光缆敷设通常是由挖掘海底的缆线埋设机来完成的,它有点像耕田时使用的犁,由海底光缆敷设船拖曳前进,并通过工作光缆作出各种指令。其底部有几排喷水孔,作业时,每个孔同时向海底喷射出高压水柱,将海底泥沙冲开,形成光缆沟。而设备上部有一导缆孔,用来引导光缆(光缆)到光缆沟底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海底光缆的基本结构通常为:聚乙烯层、聚酯树酯或沥青层、钢绞线层、铝制防水层、聚碳酸酯层、铜管或铝管、石蜡,烷烃层、光纤束等。因此其直径通常是69毫米,每米的重量高达10公斤,设计寿命为持续工作25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美海底光缆(China-US Cable Network,CUCN)是连接亚太地区多国的海底电缆,由世界23个电信机构共同出资建造,于1997年12月开工建设,其中的北线于1999年12月初全部建成,并于2000年1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是亚洲各国连通美国的主要电信线路。 中美电缆是属环状电信网络,之前南线建设尚未完成。

初始容量为1.28Tb/s,设计容量为5.12Tb/s。

海底光缆是如何铺设的?

在1850年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就已经在英吉利海峡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的电缆线,但是那个时候科技还不是非常的发达,那时候的电缆并没有任何的保护,一个不小心就会受到损坏,但是现在科技发达了,海底下的光缆也比较安全了。

目前海底的通信光缆的路径都会被科学家和地质学家提前规划测试好,他们需要测试路径去避开海洋里的海底不安全区域,并且铺设光缆的话,需要使用专门的光缆宿舍船。首先需要将需要铺设的光缆卷在船上,并且在船头部分设置一个专门的海底挖掘机。他就像是农民们干农活时的犁,它可以将光缆安全的埋在海底,以此来保护光缆。

当光缆铺设船在海底运行时,挖掘机会深入海底,利用海底高压的水柱,将海底的泥沙冲开,形成一道沟,这是再把卷在船头的光缆铺设进海底的泥沙里,再利用扬起的泥沙,顺便把光缆自然覆盖。随着光缆铺设船的不断前进,一条条光缆就可以被轻松的铺设而成。

海底电缆断了怎么办?

海底电缆埋在深海,又要承受那么大的压强,铺设和维修都异常困难。

一旦光缆出现问题,在茫茫大海中,从深达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的海床上找到直径不到10厘米的海缆,就如同大海捞针。再探测到光缆的断裂点,并将之打捞上来,重新接续好放回海底,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海底电缆工程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复杂困难的大型工程。

在浅海,如水深小于200米的海域缆线采用埋设,而在深海则采用敷设。水力喷射式埋设是主要的埋设方法。埋设设备的底部有几排喷水孔,平行分布于两侧,作业时,每个孔同时向海底喷射出高压水柱,将海底泥沙冲开,形成海缆沟;设备上部有一导缆孔,用来引导电缆(光缆)到海缆沟底部,由潮流将冲沟自动填平。埋设设备由施工船拖曳前进,并通过工作电缆作出各种指令。敷缆机一般没有水下埋设设备,靠海缆自重敷设在海底表面。

原文链接:https://www.sohu.com/a/336537504_655347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385796.html

(上述为选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