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弱学》

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中少了【卷八:《恕人篇》】,其他篇章也有少了部分句子,在笔记中我加以补充。

感悟

1
2
3
2024-12-19 09:47:38
要说《解厄学》比较牛逼,那这个才是我的追求。
慢慢来吧,人生总是,知难行。

原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
# 1 敬强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非敬,爱己矣。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
# 2 保愚
人不知者多矣。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智或难为,余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

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
# 3 安贫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不恶窘者,知天也。

惰以致贫,羞也。
廉以不富,荣也。
蹇(jiǎn)以无货,嗟也。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
# 4 抑尊
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弱不称尊,称必害。
强勿逾礼,逾则寇。

不罪于下,祸寡也。
目无贵贱,君子也。

心系名利,小人也。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
# 5 守卑
人卑莫僭(jiàn),羸(léi)马勿驰。
草木同衰,威存其荣。

君不正臣谲(jué),君之过也。
上无私下谠(dǎng),上之功也。

功过由人,尊卑守序。
卑不弄权,轻焉。
宠不树敌,绝焉。
陋不论道,暴焉。
堪亲者非贵,远之不辱也。
毋失者乃节,恃之者必成矣。
--------------------------------
# 6 示缺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不理之璞,其真乃存。

求人休言吾能,
悦上故彰己丑。
治下不夺其功。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
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不测之人,高士也。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
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
# 7 忍辱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
至忍非忍,乃自谅也。
君子不怨人、怨天也。

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
君子小人、辱之可鉴焉。

强而无仁,天辱之。
弱而不振,人辱之。
辱不灭人,灭于纵怒。
大辱加于智者,寡焉。
大难止于忍者,息焉。
--------------------------------
# 8 恕人
天威贵德,非罚也。
人望贵量,非显也。

恕人恕己,愈蹙(cù)愈为。
君子可恕,其心善焉。
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

富而怜贫,莫损其富。
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人不恕吾,非人过也。
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
# 9 弱胜
名弱者,实大用也。
致胜者,未必优也。

弱而人怜,怜则助。
劣而人恕,恕则幸。
庸而人纳,纳则遇。

以贱为耻,其人方奋。
以拙为憾,其人乃进。

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贤以义胜,义不容恶也。
忠以诚归,诚不输奸也。
--------------------------------

笔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 2024-12-18 07:09:47《1 敬强》
# 世之强弱,天之常焉。
世上存在强弱之分,是天道中很正常的事。
--------------------------------------
# 强者为尊,不敬则殃,
# 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强者为尊,不敬重他们就会遭来祸害。
生存的第一准则,是要有自知之明。
------------------------------------
#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
# 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
君子不恐惧死亡,而害怕失节。
小人敢欺骗任何人,却能躲避实际的灾祸。
--------------------------------------
# 非敬,爱己矣。
# 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
# 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
(君子)并非真的敬畏强权,
只是因为懂得自保。
.
智慧不能代替实力,
真正的智者从不显露其聪明。
.
弱者是需要等待时机的,
贤明的人从不回避自己是弱者的事实。
--------------------------------------
# 奉强损之,以其自乱也。
# 示弱愚之,以其自谬焉
表面上奉迎强者能让他大意,
他就会有自己生乱的时候。
.
以示弱来麻痹他,
他终究会有失误的时候。

# 2024-12-18 07:18:51《2. 保愚》
# 人不知者多矣。
# 知之幸也,不知未咎。
人不懂得的事情太多了。
懂的事情多是好事,不懂也不一定是坏事。
--------------------------------------
#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
# 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聪明者用智计作为取胜之道,
智计总有不到位的时候,就会事与愿违。
.
愚人用愚拙作为取胜之道,
肯在笨办法上下笨功夫,往往就能成功。
-------------------------------------
# 智或难为,余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
智计难以做到的事,
愚笨方法或可以做得很好,
明白这一点,世上就没有愚人了。
--------------------------------------
# 上不忌愚,忌异志也。
# 下不容诈,容有诚也。
# 上明而下愚,危亦安。
# 下聪而上昏,运必尽。
# 言智者莫畏,畏言愚也
上司不会忌惮愚笨一点的属下,
只会忌讳不忠诚的属下。
.
下属不会追随狡猾的上司,
只会追随讲诚信的上司。
.
上司精明下属愚笨,
即使危险也可以平安脱困。
.
下属聪明上司昏庸,
好运就会完结。
.
说自己聪明的人不值得怕,
就怕说自己愚笨的人。

# 2024-12-18 21:47:10《3. 安贫》
# 贫无所依,不争惟大,
# 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穷苦无依时,切忌争强斗勇。
困境会催生邪念,遏止它才没有祸患。
--------------------------------------------
# 不恶窘者,知天也。
不因穷困而憎恨,就懂得自然之道了。
--------------------------------------------
# 惰以致贫,羞也。
# 廉以不富,荣也。
# 蹇(jiǎn)以无货,嗟也。
因为自己懒惰而导致贫穷的人,是羞耻的。
因为廉洁而不富裕的人,是荣耀的。
因命运多难而穷,令人感到同情、叹息。
--------------------------------------------
# 贵生败儿,贱出公卿。
# 达无直友,难存管鲍。
# 勿失仁者终富,天酬焉。
# 莫道苦者终盛,人敬矣
富贵之家,多出纨绔子弟,贫寒之家常出达官贵人;
发达时少有真正的朋友,落难之时才能看出真朋友(管鲍之交)。
不失仁心的人终会富贵,这是上天的酬报。
不叫诉苦难的人终会盛达,会赢得别人的敬重。

# 2024-12-18 21:56:27《4. 抑尊》
# 智尊者未必强,名实弗契也。
# 霸者存其弱,胜败无常焉。
地位高的人未必是强者,名声和实际不一定契合。
再厉害的人也有弱点,胜败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
# 弱不称尊,称必害。
# 强勿逾礼,逾则寇。
如果一个人本身不够强大,却要强行占据高位,
那么这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害处。
.
而如果一个人很强大,也不应该超越礼法的约束,
否则就会变成人人得而诛之的寇贼。
--------------------------------------------
# 不罪于下,祸寡也。
# 目无贵贱,君子也。
不轻易责难身份低微的人,祸患就会减少。
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君子做得到。
--------------------------------------------
# 心系名利,小人也。
# 君子尊而泽人,小人贵而害众。
# 至善无迹,然惠存也。
# 至尊无威,然心慑耳
心中只有名利二字,是小人的行径;
君子身处高位会造福世人,小人有权有势就会危害百姓。
最大的善是自然到没有痕迹,但他的恩惠却实实在在的留传。(上善若水,有木有?)
最高贵的人不靠威势,却能让人心悦诚服。

# 2024-12-18 22:04:29《5 守卑》
# 人卑莫僭(jiàn),羸(léi)马勿驰。
# 草木同衰,威存其荣。
地位卑微的人不要随便冒进,瘦弱的马不要拼命奔跑。
草木同时衰败,但它们都有茂盛的时候。
--------------------------------------------
# 君不正臣谲(jué),君之过也。
# 上无私下谠(dǎng),上之功也。
如果君主不公正,导致臣子欺诈他,这是君主的过错。
上司没有私心,能够使下属对他直言,这是上司的功德。
--------------------------------------------
# 功过由人,尊卑守序。
# 卑不弄权,轻焉。
# 宠不树敌,绝焉。
# 陋不论道,暴焉。
# 堪亲者非贵,远之不辱也。
# 毋失者乃节,恃之者必成矣
功绩和过错都是由人的行为决定的,
而尊贵和卑微的地位应该遵循一定的秩序。
.
地位卑微的人不应该玩弄权力,
这样做会显得轻率和不自量力。
.
受到宠爱的人不应该树立敌人,
这样做会断绝自己的后路。
.
见识短不应该讲大道理,
会显得很无知。
.
不要随便去亲近达官贵人,
远离他们反而免遭羞辱。
.
不失节操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
有坚强的信念一定会有所成就。

# 2024-12-18 22:18:39《6 示缺》
# 天非尽善,人无尽美。
# 不理之璞,其真乃存。
上天不是最完善的,人也没有最完美的,
不曾经过雕琢的璞玉,才留存着它的纯正。
--------------------------------------------
# 求人休言吾能。
# 悦上故彰己丑。
# 治下不夺其功。
求助他人不要说自己的才能,
要使上司高兴可以故意显示自己的拙陋。
管理下属不能夺取他们的功劳。
--------------------------------------------
# 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
# 小人用其智,不用其拙。
君子尽显他的短处,不显现他的长处,
小人使用他的聪慧,不使用他的笨拙。
--------------------------------------------
# 不测之人,高士也。
# 内不避害,害止于内焉。
# 外不就祸,祸拒于外哉
深不可测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
对内不回避害处,害处就会在内部得到解决。
对外不接近祸乱,祸乱就会被阻挡在外面。
--------------------------------------------
再解释:
如果一个人能够直面并解决内部的问题和害处,
那么这些问题就不会成为更大的威胁或祸害。
.
如果一个人能够避免外部的祸乱和灾难,
那么这些祸乱和灾难就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
一个人在面对内外问题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即对内要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对外则要谨慎避免祸乱,
以此来保持自身的安全和稳定。

# 2024-12-19 06:47:15《7 忍辱》
#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
# 至忍非忍,乃自谅也,
最大的耻辱不是受人侮辱,而是自我伤害。
最大的忍让不是容忍他人,而是原谅自己。
.
再解释:
一个人受到别人的侮辱并不是最可耻的事情,
最可耻的是自我贬低和自我伤害,
即自己对自己的不尊重和自我放弃。
一个人能够容忍别人的过错并不是最了不起的忍耐,
最了不起的是能够原谅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即对自己宽容和接纳。
【这个观点,真的是服了,膜拜】
--------------------------------------------
# 君子不怨小人,怨天也,
# 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
# 君子小人辱之可鉴也,
君子不怨恨小人、也不会怨恨上天。
小人不害怕君子,但害怕惩罚。
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往往在受辱后就能鉴别出来。
(怨恨、抱怨,非君子。 害怕惩罚,是小人?)
--------------------------------------------
# 强而无仁,天辱之。
# 弱而不振,人辱之,
# 辱不灭人,灭于纵怒,
# 大辱加于智者,寡焉。
# 大难止于忍者,息焉
强者如果没有仁爱之心,
上天将会使其遭受耻辱。
(即使力量强大,如果没有仁德,最终也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
弱者如果不能振作起来,
人们将会看不起他,甚至侮辱他。
(提醒弱者要自强不息,否则难以获得他人的尊重)
.
侮辱本身不会毁灭一个人,
真正毁灭人的是放纵自己的愤怒。
(告诫人们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让愤怒主导自己的行为。)
.
重大的侮辱往往降临在智者身上,
因为能理解他们的人很少。
(智者因其非凡的见识和行为,常常不被常人理解,因而遭受误解和侮辱。)
.
巨大的灾难可以在忍耐中得到平息,
因为忍耐可以停止对方的进攻。
(强调了忍耐的力量,通过忍耐可以避免更大的灾难。)
(有时候,你忍一忍,对方就不再多说了,有木有?)

# 2024-12-19 07:16:20《8 恕人》
# 天威贵德,非罚也。
# 人望贵量,非显也。
上天的威严以仁德为贵,而不是惩罚。
.
人的声望以器量为贵,而不是名声显赫。
(器量:原指器物的容量,后来引申为人的胸襟和度量。它强调的是内在的、思想深处的容量,为实现某种大的抱负而容纳不同意见的能力。)
.
再理解:
真正的威严来自于内在的德行,
而非外在的惩罚或强制力量。
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在于他的胸怀和气度,
而不是他外在的名声和地位。
面对权力和声望时,应当注重内在的德行和气度,
而不是外在的强制和显赫。
--------------------------------------------
# 恕人恕己,愈蹙(cù)愈为。
# 君子可恕,其心善焉。
# 小人可恕,其情殆焉。
# 不恕者惟事也。
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形势越是困难越是要这样做。
君子可以宽恕,因为他们心地善良。
小人可以宽恕,因为他们情况危险。
不能宽恕的只是事情本身而已。
--------------------------------------------
# 富而怜贫,莫损其富。
# 贫而助人,堪脱其贫。
富人怜惜穷人,不会损害他们的富有。
穷人帮助他人,可使他摆脱贫穷。
--------------------------------------------
# 人不恕吾,非人过也。
# 吾不恕人,乃吾罪矣。
他人不宽恕自己,不是他人的过错。
自己不宽恕他人,是自己的罪过。

# 2024-12-19 07:05:22《9 弱胜》
# 名弱者,实大用也。
# 致胜者,未必优也。
被人称为弱小的东西,实际上具有大的用处。
(表面上看似弱小的事物,实际上可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
能导致胜利的因素,不一定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优势。
(在竞争和斗争中,胜利并不总是属于表面上看起来更强大的一方,有时候恰恰是那些被忽视的“弱”者,因为它们可能拥有不为人知的优势和潜力。)
--------------------------------------------
# 弱而人怜,怜则助。
# 劣而人恕,恕则幸。
# 庸而人纳,纳则遇。
弱者能够引起人们的同情心,而同情心可以转化为帮助弱者的动力。
(“怜”指的是对弱者的同情)
(“助”则是指由此产生的帮助行为。)
.
处于劣势的人能够获得他人的宽恕,而宽恕可以带来幸运。
(“恕”指的是对劣势者的宽容和谅解)
(“幸”则是指由此带来的好运或机遇。)
.
平庸者能够被他人接纳,而接纳可以带来机遇。
(“纳”指的是对平庸者的接受和包容)
(“遇”则是指由此产生的机遇或好运气。)
--------------------------------------------
# 以贱为耻,其人方奋。
# 以拙为缄,其人乃进。
把卑微的身世当作耻辱,人就会发奋。
把自己的不足视为遗憾,人们才能不断进取。
--------------------------------------------
# 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
# 贤以义胜,义不容恶也,
# 忠以诚归,诚不容奸也
没有依靠的人才能自强,这是形势所迫的结果。
贤德的人凭着正义取胜,正义不会宽容邪恶;
忠贞的人凭着真诚令人归附,真诚不会输给奸诈。